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75602
【编者按】贫困一直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被称作“无声的危机”。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各经济体中非常尖锐的社会性问题。
即日起,澎湃研究所将推出“真扶贫&扶真贫”系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科院的多位学者将从新形势下的中国贫困现状、难题、国外经验,以及建议等方面,全面阐释对精准扶贫的理解与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国家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贫困问题也内生出一些不同于传统贫困线观念的多元化、多维化新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6期)的《新形势下中国贫困新趋势和解决路径探究》一文中,重点指出当前中国贫困的四种新结构:(1)相对贫困是当前贫困的主要形态。(2)教育不均衡加剧贫困代际传递。(3)返贫现象高发。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脱贫人数多数年份维持在200万到300万。与此同时,农村返贫率通常在20%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达到60%以上,其中2009年贫困人口中就有62%为返贫人口。因病致贫的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42%。并且,万喆在文中指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贫困之列。(4)女性贫困现象突出。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发现,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远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而且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数量占世界自杀妇女数的一半,每年有近16万人。
(一)相对贫困是当前贫困的主要形态
贫困通常是指绝对贫困和收入贫困,即以贫困线为标准,以居民收入或消费支出为测度对象而进行的计量和统计。具体到中国,随着经济增长,收入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贫困发生率从1988年46.4%下降至2015年的5.7%。但是由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持续扩大,农村的相对贫困程度仍居高不下,在有些测度研究中,某些年份的相对贫困已高于30% 。相对贫困已成为当前贫困的主要形态。
(二) 教育不均衡加剧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致贫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辈传递给子女辈,使子女辈在成年后重复父母辈的贫困状态。
大量研究表明,贫困家庭子女与富裕家庭子女相比,在教育、就业和健康等方面都会相对弱势,进一步影响其未来收入,大大提高其陷入贫困的可能性。美国的研究表明,出生于贫困家庭的美国黑人,约30%在成年后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白人的贫困代际传递比率只有约7% 。对黑人而言,出生于贫困家庭的成年后处于持久性贫困的比率是出生于非贫困家庭的2.5倍。英国的研究发现,16岁时经历过贫困的人中有19%会在成年后仍处于贫困。 在芬兰,成长于贫寒家庭的人成年后贫困的概率是成长于非贫困家庭的2倍。
在各种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国农村存在相当显著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而且在绝对贫困日渐消除的状况下,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更加严重。也就是说,即使多数父辈贫困的子女脱贫后,也并未实现收入低微的实质性改善,缺乏顺畅自由的收入流动机制使其真正获得稳定的保障和上升空间。
从贫困农户的家族史和个体生活史研究发现,孩子出生一般是贫困代际传递发生时期,父母或孩子能够进行生产、取得稳定收入一般是代际阻断时期。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宏观大事件是土地、户籍、教育等制度变革,个体关键事件是出生、就业。
当前,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人口的教育、就业等机会相当令人担忧。城镇贫困家庭青少年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低于普通家庭,其失业和无业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家庭的同类青少年,职业稳定性明显更低。农村则更不容乐观。教育回报上,农民工低于城市劳动者,且差距还在拉大。在此情况下,农村人口的理性选择是减少教育投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积累将更困难,教育投入动力继续不足,农村贫困代际传递会更明显。
在中国的大城市,2013年的高中入学率是90%,贫困农村则是37%。在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中,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像中国一样,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劳动力比例如此低,而且存在这么严重的城乡教育差距。
(三)返贫现象高发
“十二五”期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22亿人减少到5575万人,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5年的5.7%。2000年以来,中国脱贫人数多数年份维持在200万到300万。与此同时,农村返贫率通常在20%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达到60%以上,其中2009年贫困人口中就有62%为返贫人口。西北、西南是返贫高发地区,甘肃省返贫率一般在30%左右,灾年在45%以上。
1.自然灾害导致返贫
除了极少数实证,大多数研究发现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发生率有正相关关系。自然灾害导致的返贫在近些年来持续的发生并且仍旧严重。2003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河南、安徽、陕西和黑龙江四个省份的返贫人口超过了脱贫人口,返贫就超过了200万人;汶川地震后,四川贫困发生率超过了60%;2010年发生大旱,导致西南五省市的返贫人口超过了218万。
2.疾病导致返贫
“因病致贫返贫”已成为农村贫困问题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全国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占到42%。调查分析发现,“过重的家庭成员疾病负担”是农村贫困家庭主要致贫原因。贫困家庭需求最高的服务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农村贫困家庭认为,就医时“费用高、看病贵”是首要困难,近80%农村贫困家庭觉得就医费用高。
3.养老困境导致返贫
20世纪80-90年代,农村贫困人口的年龄结构以劳动年龄段为主,虽然在扶贫过程中逐渐脱贫,但生活水平仍然较低,而如今又遇上老龄化问题,家庭劳动力的就业负担比快速上升。2015年第三季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数据显示,在享受农村低保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超过40%。农村老年人通常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中有许多捆绑式的条件限制,有的老人无子女,有的老人有子女但也无经济能力,有的老人子女不愿意交保险金,因此,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贫困行列。
(四)女性贫困现象突出
女性在养育后代、建设家庭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贫困与性别差异存在很强的关联度。世界贫困人口中,约有2/3是女性。在极端贫困家庭中,女性往往是家庭资源分配中最终的受害者或牺牲者。也就是说,贫困并不是在人口中均质存在的,而是有着性别不平等,女性通常是贫困群体中间的最贫困者。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也相对处于财产结构及权力结构的边缘。即使在一些并不属于贫困的家庭中,也有可能因为女性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致使其个人实际处在贫困处境中。
国内有关农村妇女贫困的研究资料和统计数据也与全世界的贫困的性别特征相吻合。中国女性包括农村女性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不平等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家庭中,由于信息的闭塞、资源的缺乏,女性往往处于更弱势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陆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滞后,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由于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率低、社会地位低下、就业构成不尽合理,她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早婚私婚严重、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资源缺乏、健康状况不佳、心理素质较差。
在中国农村低收入地区,女性劳动时间通常比男性长,但是,她们在低收入的农业劳动和无收入的家务劳动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由于这种劳动分工结构,女性的消费水平和家庭决策权远低于男性。联合国的估计认为,女性干了世界67%的活,但只得到了10%的收入。现阶段,中国18-64岁女性的就业率为71.1%,城镇为60.8%,农村为82.0%。而城镇和农村在业女性的年均劳动收入分别为男性的67.3%和56.0%。农村在业女性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为24.9%,不但低于男性的36.8%,而且比10年前差距更大。
农村女性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上,也表现在精神上。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发现,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女性自杀率远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而且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数量占世界自杀妇女数的一半,每年有近16万人。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中,男性自杀率通常为女性的3.6倍。
这实际上和农村女性的物质、精神双重困境关系密切。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妇女的外出务工和迁移人数增加,农村女性的自杀率出现大幅度下降,并在2006-2009 年略低于农村男性。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则发现,在2002-2011年间,中国的年平均自杀率降幅达到58%。其中最大的转变是,农村35岁以下的女性自杀率减少了90%。大批农村女性迁移后,离开了过去的家庭从属地位,获得了经济的相对自由,并且也离开了过去的复杂人际关系的羁绊,以及自杀工具的触手可得。从另一方面来看,贫困人口中的女性,因其自身家庭和本人的教育程度通常较低等问题,仍然留在农村生活,并且陷入更深困境中的可能性更大,这往往加深其困扰,成为贫困人群中的最边缘人群。 (作者万喆系BB电子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