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6937
权威人士再现,L型定位,振聋发聩。
他说:三不要三要。
不要头脑发热
中国经济仍处于下行压力较大的过渡区间,但改革去杠杆意图不会变。
去杠杆不但是为了中国对于保持金融系统性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为了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作出合理的引导。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陷入货币政策不断宽松,货币工具创新无穷,货币政策挑起经济复苏大梁的“新常态”中。然而,随着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不断降低,全球经济大部分都陷入了通缩危机,货币政策出现了极端窘迫的两难状况。
中国在2008年危机后通过自身良好基本面的冲劲和相关政策的对应,获得了一个较好的缓冲发展期间,一度成为世界新引擎的象征。但也不得不承认,此间的经济发展和货币流动性的宽松不无关系。虽然种种政策是在外部与内部的双重压力下作出的相对合理决定,但也使全社会的资本杠杆率不断上升,有些行业更是远远超过整体经济的发展态势,自身已经形成了“亩产万斤”的资产泡沫。
资产泡沫的出现或者潜在出现可能,不但对国家经济和金融系统稳定性有相当大的威胁,而且,杠杆与泡沫也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挤压。长此以往,随着杠杆越翘越高,实体经济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形成了实质上的实体萎缩。而一切美丽的繁荣虽然仍在继续,却已经失去了扎实的基础。如果泡沫散去,发现一切都不过是建筑在沙丘魔堡上的空中楼阁,结局当然将会是一片狼藉,心碎遍地。这是各国经济金融危机所告诉我们的深刻而惨痛的教训。中国当引以为戒。
因此,饮鸩止渴虽然一时欢愉,但注定是黄泉碧落之路。“去化”虽然会引起阵痛,但不得不为之。
不要短视短行
中国经济的调整会是个艰难迂回前进的过程,大家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打算和准备。
当前,虽然中央经济工作精神“三去一降一补”中已经很明确要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但是各级政府还是有一定观望情绪,或者一时间难以将思路完全转变过来。这是因为大家没有完全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接受,中国经济的调整将会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
从一季度看来,整体情绪的调性还是偏暂时。对于房价回升,GDP增幅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回暖,许多人见猎心喜,纷纷喊出“喜迎小阳春”或者“笑对开门红”这样的溢美之词。而在此前后却又流于极度悲观情绪,患得患失。事实上,仅基于几项数据,而非经济数据整体和数据间逻辑关系的分析方法,不但是不够严谨和真实的,而且已经不适应当前极端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大家的希冀还是很大程度上放在货币政策上,并没有足够长期的打算。比如,对于金融、资本等的技巧性运作的期待大,而对于将这些技巧与实体经济的建立、巩固紧密连接非常不够。这是形成第一季度货币相对宽松,即引发全国房价急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但这种思路和行为,由于其短期性,不但对于经济转型毫无裨益,而且进一步推高资产泡沫,挤压实体经济,实质是浪费货币政策,消耗改革带来的余地和空间。
而在全球经济全线告不利,中国经济调整箭在弦上的今天,政策的精准性至关重要,时机的错过可能就会耽误全盘的布置。因此,短视短行绝对要不得。
不要模糊目标
中国经济改革势在必行,要么就全心全意刻骨铭心的IN,要么,就会OUT。
改革不是已见成效,不是快要成功,而是方兴未艾,正破冰而行。
对改革目标的认识偏差,导致大家对于政策红利还是处于过分依赖和依靠的态度,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各种“惰政”仍层出不穷。
一种是“拖”字诀,主要表现是“等靠要”。即你行你先上,我不行我先怂着。对于改革不积极不主动不主张不拒绝,等到政策波及到本领域再进行应付。
一种是“推”字诀,主要表现是“甩包袱”。即我这儿负担很重,一层层往上推,你们看着背吧。在企业去化的进程中,这种例子特别明显。在医疗、教育改革中,大家也能感同身受。都不愿意承担主要的责任,改革的细节解决起来就遥遥无期。
一种是“僵”字诀,主要表现是“照本念”。表现在各种改革措施仍旧流于表面的多,深入骨髓的少。对于去产能仍然采取“一刀切”,其实是对于“去产能”改革真意的扭曲,把行政僵化的改革变成了对于行政僵化的加强,其后果可想而知。
改革不是件美丽的外套,穿上去只是为了显摆;改革更不是皇帝的新衣,只是为了虚荣的空洞;改革是攻坚克难、深入骨髓,清积除弊,使我们获得长足的发展。
要有信用
从去年年底开始,对于改革的布局已经初步建立。改革必然带来对旧有制度的打破,制度中包括规则、包括组织、也包括人。
改变必然带来震荡,要想保持平稳转换,需要改革中坚持信用理念。
首先是规则的一致性。改革改的就是规则。改革过程中,由于信息量过大,各部门协调不够,最易出现“朝令夕改”和“各说各话”。一纸“办法”,却会给社会中个体带来莫大影响,即使一项政策今天下发明天收回,其产生的影响冗余和影响衍射也是难以计量的,不但可能造成个体的无端损失,更会使社会对于政策失去信心,影响整体改革的实施。因此,政策出台必须再三考证、实证、验证,并有相应配套的措施,对市场反应要有一定预估和应对方法。
其次是机构的监管职能。改革是为了释放活力,但活力四射的市场也蕴藏更多的危机。尤其是改革中的机制和机构调整,极易造成规则真空,加上当下新生事物和概念层出不穷,如若未能及时合理监管,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引起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改革中应更加重视监管能力与市场建立并肩而行。
最后,不能忽视个人。各项政策的出台,终将落实到个体头上,引起他们人生的微小或巨大改变。无论何种改革,都要明白,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福利的整体提高。对于个人的基础保障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要有信念
改革的要义不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是要在更长期的时间内和更广泛的范围内,使社会民生更为稳定安康。
因此,保增长作为一项保证社会就业率的基础目标,总体不会发生改变。但是,正因为增长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因素的合体,其结构性也必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发生“增长不下去”的困境。这在当今许多国家都表现得尤为清晰。
中国的经济增长几十年保持高位,但维持高速增长的基础结构已经难负重荷,亟需转型升级。这就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改革与保增长并行不悖,而且,改革正是为了增长能够可持续下去。改革,才是未来保持增长的基石。
针对许多人还在对中国经济的态度游移不定,或者对是否需要改革犹疑不已,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悄然改变,中国发展至今的市场格局也已经悄然改变。我们在三十年里完成的是大开大合大吉利是,那么就肯定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冗余大量纠结大量扭曲,因此注定要在三十年后大破大立,解决了这些扭曲,才能宏图大展。
全社会必须有这个共识,改革必须深入骨髓,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要继续,要动真格的。
要有信心
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较好,但是不能不说危机四伏,这是当前特殊的国际环境造成的偶然,也是我们自身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的必然。
当前,不宜轻言见底回升之类的判断,一方面经济数据的整体分析其实并没有表明已然出现转折,另一方面深度调整必然带来震荡,改革不会立竿见影,短期目标即使达成,还要看是否能够长期稳固。
一季度货币政策带来的暖意,倒不必过度负面解读,至少说明,与日本、欧洲等相比,我们的政策使用尚有空间。
我们应该高兴的是,现在我们仍然有较为宽松和合适的机会,尽管会有艰难,但前途还是能够光明。当然,也要尽快和坚定改革信心。
后记
此次权威人士的解读,令人深感欣慰。权威人士对于现今中国经济的把脉,客观清醒,对于改革的深入,坚定不移。
所以,他说的真意或者是:猜测何时见底,不如努力进取,唯有枕戈待旦的忧患,才能转型升级的圆满。(作者万喆是BB电子集团首席经济学家)